“绿色”足迹——从林业人的角色转变看攀枝花绿色发展

www.maomin.org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6-15     来源:攀枝花日报      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  从砍树到种树

  “绿色”种子生根发芽

  随着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拉开大幕,为满足西南地区和成昆铁路建设对木材的需求,1958年,以原木生产为主业的攀枝花市普威林业局应运而生。庞俊的父亲是第一代林业人,1965年进入普威林业局工作后,主要工作任务是把木材从林区一线用汽车运到贮木场,然后再调拨至三线建设工程现场。那时是绝对的计划经济时期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的精神指引着老一辈建设者为了国家建设忘我奋斗。

  1984年,庞俊的父亲退休后,根据“顶替”政策,庞俊也进入到普威林业局工作,经过三级培训后被分配到414林场5工段,从事原木生产。“那时候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,各项经济指标实行层层分解,我们每年要完成数万立方米的原木生产指标。”据庞俊回忆,早期的时候只需要砍树,后来普威林业局逐渐建立了多形式、多内容和多层次的经济承包责任制,面对资源危机,也逐渐意识到木材经济的危机感。

  也就是这时候,“绿色”的种子在林业人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,而彻底让这颗“种子”茁壮成长的,是1996年10月的一场“甘霖”。

 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攀枝花,途经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处的三堆子时,江两岸的荒山和满江的漂木让他驻足良久。他告诫随行的四川省委负责人“要下决心少砍树,多栽树,把‘森老虎’请下山。”

  天保工程纪元由此开启,1998年9月1日,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禁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。

  由“砍”到“种”,“森老虎”在完成角色转变的同时,森林采伐全面转向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,攀枝花的绿色发展列车也正式进入“动车时代”。

  从造林到管护

  “绿色”梦想不断传承

 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,天保工程也迎来了自己的20岁“生日”,“绿色”梦想在一代代林业人的心中不断传承。

  6月10日,庞俊走进一线林场、管护站点,开展“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”活动,调研天保工程建设中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,以及林区一线职工工作生活情况。

  “现在走进林区,看到满山绿油油的,会从心底生出一种自豪,不只是因为我是林业人,也因为攀枝花生态环境的改善,这才是攀枝花发展的最美‘底色’。”庞俊毫不掩饰自己身为林业人的骄傲,他抚摸着林业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一棵棵大树,“这是我们林业人最美的‘军功章’。”

  20年来,普威林业局始终坚持把生态环保、森林资源管理放在首位,扎实推进天保工程,将核定的89.56万亩森林观湖面积区划到4个林场,将任务落实到各管护站,将职责落实到人头,形成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,全覆盖、无死角”的森林管护布局,确保了辖区生态安全。与此同时,该局还大力实施公益林建设,累计在施业区内及施业区外完成人工造林12.6万亩,飞播造林20.29万亩,封山育林58.09万亩。

  2017年10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必须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。

  “绿色发展并不是只要绿色不要发展,而是要实现以效率、和谐、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。”在庞俊看来,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,正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。

 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,是每一个林业人都在思考的“时代命题”。

 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“头脑风暴”,生态旅游开发、森林康养成为破解这个命题的“金钥匙”。目前,普威林业局正积极谋划以林区资源及二滩国家森林公园、红碧滩、马鹿寨等现有旅游资源为基础,大力拓展森林康养项目和生态旅游圈,为绿色发展再添“助推剂”。   (本报记者 周翼)